這次展覽所展示刀具,大致可分三類。
第一類是複製文物,主要以清宮造辦處所製的御用刀具為主。這部份主要可以看的是對於過去的宮廷工藝的重現,其工藝的完成度與型制相像與否是欣賞的重點。因為宮廷工藝向來都是手工藝的最高指標,歷代的工藝家無不以此為標準。
第二是原創的傳統刀具,就是文濤坊自行設計的傳統刀具,這方面比較能看出刀廠的巧思與設計。
第三是古刀修復,倘若刀身是老的,而重製的刀裝太新,整體就失去協調感。所以,是否古樸以及刀、與裝具的外觀是否能達到一致就是觀賞重點。
明永樂劍。這把刀具過去華諾美術(俗稱陳長榮)也有複製過。
鎏金工藝。將水銀與黃金混合成為一種塗料,塗布在裝具上後,再加熱把水銀給蒸發掉的工藝技術。在過去,工匠對於水銀的毒性並不瞭解,加上製作鎏金佛像的工匠往往早逝,所以他們將這種鎏金的過程,視為是一種殉教而仙逝的工藝。透過製作者以生命為代價所呈現出的金黃質感,為這種工藝朦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。
康熙鎏金雙手戰刀。霸氣十足的一件作品。要價也不便宜,110萬新台幣~~。
刀柄施以銀與鎏金裝具,充分顯現出帝王的尊貴與氣派。
刀身雕龍。
乾隆大閱刀。刀身貼覆金桃樹皮。刀背的龍是以鐵雕鏤空後鎏金,相當複雜的工藝。鎏金刀裝鑲以綠松石、珊瑚與青金石。
上面那把為乾隆御製的天地人系列,地字一號,奈阿。
乾隆朱砂紅鎏金皇室佩劍。
天字十七號-寶騰複製品。人字紋金桃皮貼皮工藝。原件在2008蘇富比拍賣會上亮相,引起中國刀友高度關注,後來各刀廠就相繼複製。
刀身以金、銀、銅三色鑲嵌。
環首直刀,隋唐型制,應為文濤坊原創的刀具,整體完成度不錯!一旁的唐式小匕首也很秀氣。
雕刻細膩的環首。
相當漂亮的腰刀,綠色的刀具總是特別優雅。(個人的喜好~)
小龍泉劍,十分可愛。
白銅裝具,麻雀雖小,做工可不馬虎。
這一櫃也都是原創腰刀,型制以清代官刀為主。中間那柄紅色魟皮的白銅陰刻萬字紋官配刀特別漂亮。
刀裝施以繁複的萬字連續圖紋,作工工整,相當不錯。黃色的柄繩底下,是紅色的魟魚皮,高貴的質感中,顯露出熱情。
特殊的三鈷柄劍,也是文濤師傅演武的刀具。
花紋鋼普洱茶刀。
老刀條搭配新裝,高超的舊化技術,使得老刀身與新配的裝融為一體,付予老刀新的生命。
同樣也是老刀的雙刀。
刀展作品的部份差不多就介紹到這兒,接下來介紹一些這次展覽中看到的刀劍工藝。
俗稱LADDER(階梯紋)的花紋,中間的眼都有對在劍的脊線上。
老刀上的馬牙嵌鋼。
犀皮工藝,就是漆藝中的變塗。製作工時漫長,所以現在中國有做這種工藝的刀廠已經不多了。
新製刀劍的馬牙鑲嵌,關於這點在下一篇會再做詳細的說明。
一樣是LADDER。
在2007年左右,蔚為風潮的羽紋鋼。與ABS系統的羽紋鋼不同,其實這是中國明清刀劍中,相當常見的一種紋樣,個人認為是一種相當高雅且經典的紋樣。可惜在中國大量的刀廠使用這種紋樣的鋼後,被刀友們棄之如鄙屣,現在快變成了菜市場花紋的代名詞,相當可惜。
特殊的滾珠刀,在刀的血槽中鑲嵌鋼珠,雖然實用價值低,但是相當有趣~~
另一種鑲嵌工藝-翳銀。
全場我最喜歡的一把劍-寒霜劍。是文濤坊的原創刀劍。
細膩與成熟的裝具,在唐草紋中鑲嵌鉚釘,搭配壽紋及蓮花座的刀裝,作工精緻;劍身採用馬牙嵌鋼工藝。在創新的設計中不失傳統中國劍的典雅,是一把從型制、裝具到鑄劍工藝都十分成熟的一件作品。
- Jul 10 Sun 2011 14:50
2011_山西平遙文濤坊古兵器文化研究展覽館_古今刀劍精品特展_2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