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最近幫居合道老師製作的刀鞘。許老師的刀鞘經過多年的使用,鞘口已經嚴重破損,雖經過多次補救,終究還是有極限,所以特地幫老師重新打造一個刀鞘。

刀鞘的製作採用最傳統的本堅地工法,中國稱覆麻批灰,表面以黑蠟色(蠟色=鏡面拋光)塗裝。
這種工法運用在刀劍的鞘上,至少可以追朔到中國的戰國時代,許多出土的劍鞘都是以這種工藝製作。日本正倉院所藏的幾把唐刀也可見這種工法,後來可能因為曠日費時的關係,就改用直接髹塗的方式來製鞘。本堅地工法的刀劍鞘,不論在中國刀劍、日本刀上面都愈來愈少見。

2014-09-09 11.48.57.jpg

2014-09-09 11.48.57.jpg

這把刀的刀身長約2.35尺,原幅約一寸。白鞘身為手工雕刻,鞘材為烏心木。雖然與一般日本常用的朴木不一樣,但烏心木軟硬適中,性質穩定又好取得,加上台灣人使用這種木材做傢俱等木器已經非常久了,經得起時間考驗,所以就選擇它了。

2014-09-09 12.44.29.jpg

2014-09-09 12.44.29.jpg

組合,傳統是用牛皮膠等動物膠混合生漆所製成的接著劑,
但我習慣使用兩噸膠(2 ton epoxy)來黏合。

2014-10-14 10.52.06.jpg

2014-10-14 10.52.06.jpg

因為真劍的鞘,鯉口往往是最容易破損處,所以使用了8mm厚的牛角板。

2014-09-12 21.17.19.jpg

2014-09-12 21.17.19.jpg

進入漆塗的工程。
先統一擦一次生漆來填毛孔;再於接縫處填木粉漆增加強度。

2014-09-14 00.18.04.jpg

2014-09-14 00.18.04.jpg

貼布。布除了能強化刀鞘,防止日後刀鞘開裂,也能讓補土附著得更牢固。也是這個工法名稱-本堅地的由來。中國則稱之覆麻批灰。

2014-10-02 14.28.00.jpg

2014-10-02 14.28.00.jpg

砥粒從底層的粗灰~中灰~細灰,依次批覆、研磨、生漆固灰,須要一道一道來。

2014-10-17 11.14.33.jpg

2014-10-17 11.14.33.jpg

鯉口特寫。
我所見過的刀鞘破損,通常從鯉口牛角的破裂開始。
鑑於鯉口往往是磨耗最兇的部份,所以特地加寬加厚。不過造型我想可以再滑順一點,下次可以改進。

DSC_63852.jpg

DSC_63852.jpg

蠟色塗本堅地鞘完工。

老實說~~滿費工的,在鯉口與栗形還有些想要改進的部份,不過整體來說還算滿意。

雖然會比較花時間,而且了這麼多工夫,都被藏在底部,但我認為這是漆工藝很珍貴的部份,它能增加鞘的強度,也能延長鞘的壽命,雖然看不見,但絕對很值得。

可以的話,我希望將來的作品在木鞘的部份,都是使用本堅地工法來完成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柴犬 的頭像
    柴犬

    鐵與漆-漆藝與刀劍的創作與研究

    柴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